老话说:“没啥别没钱,有啥别有病”。一人生病全家忙,有担忧,有叹息,有无奈,有眼泪。看病难、看病贵,成了每个人心中的痛点。又是一年岁尾时,医改究竟改了啥?
有一个词叫“静水深流”,意思是,水面风平浪静,水下激流涌动,这种变化往往不易觉察。如今,医改进入“深水区”,不会总是波澜壮阔、风起云涌,而是静中有动、由浅及深,这也是一种新常态。2014年,医改迎难而上,可圈可点,真的很给力。
医改是一道世界性难题,公立医院改革又是难中之难。看病难、看病贵,主要集中在城市大城市。2014年,我国拉开城市公立医院改革序幕。浙江省所有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率先告别“以药补医”时代。全国已有2300多个县级公立医院取消了药品加成,调整了医疗服务价格。福建省三明市打出漂亮的“组合拳”,让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质、让医生回归看病角色、让药品回归治病功能,实现了百姓可接受、基金可运行、财政可持续,工资总额核定不与药品、耗材、检查、化验挂钩,扭转了医院和医生的逐利行为。事实证明,“三明模式”提供了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生动范例。
“全国人民上协和”“不到协和心不死”,这是我国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的一个缩影。对于不少人来说,无论大病小病,哪怕是“蚊子咬一嘴,苍蝇踢一腿”,都希望到最好的医院、看最好的专家、吃最好的药。这种不合理的就医习惯,既加剧了看病难,也浪费了医疗资源。2014年,全国各地积极探索分级诊疗制度。青海省全面建立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机制,运用经济杠杆撬动医疗资源配置,避免“有病乱投医”。浙江省8个县(区、市)试点分级诊疗服务,参保居民原则上在当地首诊,由首诊机构根据病情确定是否需要转诊。黑龙江推出“限治病种”制度,要求30种常见病在乡镇治疗,50种常见病在县里治疗。
我国基本医保参保人数已经超过13亿人,覆盖95%以上人口,织起了世界上最大的基本医疗保障网。但是,仍有一些人无力负担大病医疗费,因病致贫。近年,媒体曾多次报道“自制血透机”“自锯病腿”等事件,这些极端个案刺痛了社会的敏感神经,冲击着公众的心理底线。大病保障是社会的“稳压器”和“压舱石”。托住底线,避免出现家庭灾难性医疗支出,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2014年,我国大力推进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各省都开展了大病保险试点,有10个省全面推开,鼓励商业保险机构承办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旨在弥补基本医保不足,增强抵御大病风险能力。同时,29个省份设立了疾病应急救助基金并出台实施意见,已有23万人受益。今后,“三无”病人需要紧急救治时,医院将不再有后顾之忧。
2014年底,北大国际医院开业,成为社会资本办医的“新地标”。提高社会办医比重,可以发挥“鲶鱼效应”和“倒逼效应”,促使卫生资源配置更合理。2014年,我国放宽非公立医疗机构配置大型医疗设备要求。同时,推进和规范医师多点执业政策。
医务人员是医改的主力军。如果没有一批好医生,医改永远“挂不上挡”。2014年,我国启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这是我国临床医学人才培养制度的一块里程碑。今后,5年制医学本科生毕业后,必须经过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目前,国家确定首批450家三甲医院作为培训基地,5万名医学毕业生进入基地“孵化”,3年后将成为“标准化医生”,为更好保障国民健康提供有力支撑。
人生最大的悲剧,不是“人活着钱没了”,也不是“钱还在人没了”,而是“钱也在,人也在,健康没了”。也许,“天下无病”只是一个美好愿望,但“病有所医”却可梦想成真。这是百姓的期盼,也是医改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