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中风(脑卒中)病人的抢救更快更精准,深圳于2016年11月在全国率先推出“溶栓地图”。这张救命的地图正引起全国的关注。在深圳的带动下,目前烟台、苏州、沈阳等城市都在陆续建设“溶栓地图”。6日,“深圳溶栓地图”全国研讨会在市第二人民医院召开,全囯30多个城市的专家来深“取经”。(5月7日《深圳特区报》)
深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不仅在经济发展上起到“领头羊”的作用,在医疗创新上也是奋勇争先、佳绩频传。“深圳溶栓地图”这一模式,吸引了全国众多城市的专家前来“取经”,证明其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诚如报道中所言,“深圳溶栓地图”有着多项“第一”——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早在2011年就成为广东省首批、深圳市唯一的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2014年建立了全市首个一站式溶栓绿色通道,2015年又建立了深圳第一个国家级高级卒中中心,并于2016年11月牵头推出第一个溶栓地图。
这么多“第一”,说明深圳在该项医疗创新上“一马当先”。众所周知,中风发病快、变化快,是一种很棘手的“急病”。如果得不到及时救治,将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极大威胁。因此,通过溶栓药物或手术早期开通堵塞的血管,就是决定中风病人生死的关键。2016年11月12日,深圳医疗卫生系统在全国率先推出第一个“溶栓地图”,由政府主导,由脑卒中定点救治医院+1个质控中心+120急救网络串联组成,能让中风病人在最短的时间内由专业的120急救人员精确识别,并快速送到有溶栓能力的定点医院进行规范救治。可以说,深圳此举具有开拓意义,等于为广大患者的生命加上了一道“保险杠”。
不难看出,这一创新是深圳深入贯彻落实医疗体制改革,完善医疗服务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深圳适应新形势的变化,不断改革创新,拓展延伸为民服务路径的一项利民之举,既是一次技术创新,也是一项制度探索。“深圳溶栓地图”将向全国推广,是深圳在医疗创新和医疗惠民政策上取得的又一个丰硕成果,是深圳在三医联动中“六大基础性作用”的又一次展现,这一惠民措施必将深受群众的欢迎。而且,“深圳溶栓地图”具有向全国推广的价值,就充分证明这一办法既有开创性,又具普适性。
创新服务理念,打造惠民公共医疗,为群众排忧解难,深圳把其落到了实处,做到了真正惠民。如今,随着新医改政策实施的不断深入,医疗惠民措施越来越多,力度不断增强。而深圳此举就充分彰显了党和政府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服务水平的力度和决心,是真正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切实解决群众困难的创新务实之举。当然,在充分利用信息数据库的同时,还要定期对全市本专业医疗质量现状进行调研分析,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而无论怎样,深圳在创新惠民医疗上的探索方向无疑是正确的。
“深圳溶栓地图”,还可视为医疗创新和惠民举措的一个“深圳模式”。身处互联网新时代,就要与时俱进地借助“互联网+医疗”的大潮,以最大限度让病人方便、最优路径让流程优化、最易操作让病人接受的原则服务患者,这才称得上在优质医疗服务新模式上有所进步。其实,“深圳溶栓地图”也堪称“智慧医疗”,它使医疗信息化建设水平有了跨越式提升,必将整体提高深圳乃至全国在此疾病上的救助速度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