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我国哮喘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但哮喘的控制水平较低。究其原因,除了患者对这一疾病的认识不足,还有一个原因是,哮喘存在各种不同的表型,而现有的检测手段,不能精确反映哮喘发生规律和气道炎症的严重程度,对临床的准确诊断和精准治疗造成很大的困难。
记者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获悉,由该院领衔申报的呼吸疾病诊疗规范及应用方案的精准化研究,已经被列为国家2016年优先启动的重点专项——“精准医学研究”的重要组成内容。这一研究项目,由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南方医院等6个中心联合申报,将开展大规模哮喘人群表型分析和危险因素研究,建立我国哮喘的诊断、治疗、预后预测和预防的新标准和新规范。这也意味着,我国哮喘治疗将有“金标准”。
现状:
哮喘治疗的精准度不理想
最新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我国哮喘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哮喘的控制水平较低,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这除了患者个人的因素,也跟哮喘治疗的精准度不够理想有一定的关系。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变态反应科主任医师李靖教授分析,从气道炎症机制、病理、病理生理和临床表现等方面来看,哮喘有一系列不同的表型,而且这些表型,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得到医学界的一致认同。而哮喘存在的这些不同表型,对临床的准确诊断和精准治疗造成很大的困难。李靖说,不典型哮喘和重症哮喘存在多种临床特点,比如,城市儿童哮喘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农村儿童,比如过敏原、内毒素和污染物等环境因素与哮喘发病及预后密切相关。但目前在临床治疗上,常常是根据患者病史、临床症状和肺功能检测来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和指导临床用药,但在治疗效果上,哮喘患者,尤其是重症和不典型哮喘患者的症状大多控制不佳。
“这是因为现有的检测手段,并不能精确地反映哮喘发生的规律和气道炎症的严重程度。”李靖说,因此,特异性量化的遗传因素和环境暴露对患者的影响、哮喘各种临床表型的气道炎症指标、微生物和免疫变化异质性,以及精确的生物标志物检测,对哮喘精准诊断、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也是对哮喘这一疾病进行精准治疗研究的意义所在。”
对策:
将开展大规模研究
李靖介绍,这项由5所临床研究中心和1所基础研究单位联合开展的关于哮喘的精准化治疗研究,将开展大规模的哮喘人群表型分析及危险因素和环境作用特点的研究,利用表观遗传学、微生物组学和免疫组学等技术及生物标志物分析,寻找不同哮喘表型患者特征谱,开展哮喘,尤其是重症哮喘和不典型哮喘的诊断、药物和特异性免疫治疗以及预后判断的研究。
“我们研究的目的,主要是分析哮喘的发病与遗传和环境影响的关系、观察不典型哮喘和过敏性非重症哮喘的临床疗效,以及针对重症哮喘不同表型的有效治疗方案的大规模前瞻性临床研究。”她说,研究人员将制定哮喘预防措施、准确诊断分型以及有效的治疗方案,建立我国哮喘的诊断、治疗、预后预测和预防的新标准和新规范,为哮喘的精准治疗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