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8日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组对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广东)进行认证评估的工作会上了解到,广东搭建的“帐篷医院”,可乘飞机“飞”到云端,告别了过去医学救援队只能靠“车轮”将设备投放到灾区的历史。
广东省卫生计生委主任段宇飞说:“广东对外交流频繁,是中国对外贸易最多的省份。建设国际应急医疗队,既可以更好地为全球健康贡献力量,也给了我们融入国际卫生应急大家庭、向国际同行学习的机会。近年来广东省也越来越多参与国际卫生救援任务,如东南亚海啸救援、西非埃博拉出血热救援、非洲卫生援建等。”
据该应急医疗队总队长、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院长田军章介绍,这支应急医疗队完全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要求建设。应急医疗队具备两大支撑平台,车载移动医院和移动帐篷医院,所有的救援工作流程都是标准化、制度化。车载移动医院配备了应急指挥车、突击冲锋车、手术车、X光医技车、门诊车、药品药械车、生活住宿车、水电油保障车等10辆专业特种大型应急救援车辆。帐篷医院涵盖了急救室、外科、内儿科、X光、B超、消毒室、手术室、急救复苏病房、指挥中心以及厕所、隔离病房、太平间等设施。帐篷医院具备急救、检验、X光、心电图、彩超、灭菌消毒以及自我保障功能,拥有20张病床,能够24小时运营,可自给自足14天。帐篷医院正常运作后每天完成7台大手术、15台小手术、每天接待门诊病人100人次以上。
据医疗队副总队长、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李观明介绍,与其他应急医疗队相比,这支队伍独具特色。这是一支能“起飞”的智能化救援队伍。医疗队能在6小时内完成集结抵达机场,飞往受援地。该团队历经8年的探索,联合厂家自主研发了多种救援器材,拥有多项创新发明,使得救援装备轻型化、小型化、智能化,适合飞机运输,可长距离投放,告别了救援设备粗笨,投放只能依靠陆地、水上运输的历史。
该医疗队副队长、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骨科主任孙鸿涛介绍,以制氧机为例,在医院,医用制氧机自重2-3吨,是个庞然大物。该院联合厂家研发了便携式制氧机,才200公斤,小巧能用,让呼吸机正常工作,能真正“救命”。
此外,专家介绍,队员个人背囊配置了保温杯、手电筒、睡袋、野外生存帐篷、对讲机、急救包、防寒外套、应急食品、直饮过滤净水杯等,在紧急情况下,队员可依靠背囊独自生存48小时。应急医疗队还给队员配备了单兵作战的设备,队员到一线后,戴在头上的单兵视频装置能让后方指挥中心实时看到现场场景,实现前方与后方的语音、视频的双向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