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智慧医疗红得发紫,中医却依旧被黑
日期:2017-04-05 17:26  点击:414

四十多岁的张中医精于脉诊,在病人乌泱乌泱、医生看病扫一眼化验单立即开药、流水线一样的今天,他问得特别详细,让你伸出舌头看看舌苔,再细细把脉好久,左手之后换右手,然后才开始辨症。可想而知他一天看不了几个病人。

他还秉持一代名医赵绍琴“小药治大病”的原则,不乱开药。说个例子:有一次他受朋友之托坐着动车去河南某地,为一个长期哮喘的老太太看病,初见老太太,她躺在病床上,说话都喘不匀气、吸着氧,看着挺不好。张中医把脉之后,不治肺,而是治肾,他说“久喘病在肾”,开了服也就几十块钱的“纳气固肾”的方子,转天再去,老太太竟然有力气起床了,说话也不倒气了,张中医走时老太还要起身相送,他叮嘱病人按原方再喝一个星期的药,以后经常吃中成药肾气丸调养。此行吃了朋友请的一顿火锅、住了一晚快捷酒店,分文没取就回来了。不,此文并不是吹嘘张中医是“神医”,反而因为看病慢、开药又便宜,这个中医快要饿死了。

有朋友建议要不试试做个中医界的IP,于是他开了个公众号,把自己治病过程中如何中西医结合的辨症过程写下来,还着力对类似“祛湿就吃荷叶灰”的伪养生进行驳斥,埋头苦写几个月后,哭笑不得:“伪养生文章随随便便十万+阅读,我的干货没人看。”遂罢笔。然后,智慧医疗的风骤起,国家又出政策扶持中医药,他觉得好机会终于来了。

分析中医治未病的特点和现代人亚健康的普遍状况,再结合自己所长,张中医计划做个“基于互联网和移动计算设备,用中医脉诊仪数据进行健康诊断和健康管理的医学平台”,平日他用了吃奶的劲一天也看不了几个病人,如果大家都使用可以戴在手腕上测量的脉象仪,把数据传到平台上(西医已经在这么干了,智能手环、血糖仪早就是与医疗产生关联的智能硬件,而且覆盖范围非常广泛),这就有了中医自己的“大数据”,进行健康管理也有据可循。

但中医的难点在于数据来源,把脉有非常强的主观性,所谓“心中易了,指下难明”,如何由模糊的定性描述转向精确的定量分析,研究脉图一直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如果借助人工智能的两大核心技术: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计算机系统可以去自动学习、分析成千上万的脉象,进行诊断,这个前景让张中医非常兴奋,于是开始埋头写商业计划书,说不定在风口上就创业了呢。

转了几道关系,意向书还没递到某著名互联网企业相关部门的手里,介绍人就回复:互联网医疗的项目已经很多了,我们兴趣不大,再说又是中医,信的人本来就不多……

张中医冷水浇头,气得想自己干,脉诊仪市面上是现成的,把亲戚、朋友的脉象数据都收集起来日积月累总可以吧,又买来机器学习方面的书开始埋头苦学。

但创业梦很快就醒了,分析了各家的脉象仪之后,张中医顿足:在中医领域里,机器永远比不上医生。比如人手按下去能感觉到不同人的十种脉势,“浮、沉、迟、数、长、短、滑、涩、弦、缓”细化为二十八种脉象,而传感器最多传输一半,中医还有望闻问切的传统,利用互联网医疗,只传输了“切”的部分结果,加上病人和医生通过网络“问”了病情,但“望”不到脸色、舌象,“闻”不到说话声音、气息长短,诊断至少缺失了百分之六十的依据。

同样,在西医领域,数据改变医疗的实践中也遇到类似问题。科技巨头们搭建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算法训练计算机进行大量学习,到目前为止,计算机强大的运算能力可以用来帮助医生减少误判,对罕见病及疑难杂症给予提示。但替代医生是不可能的任务。尤其中医,更具有专业科学与艺术相融合的特点,想要借助红得发紫的智慧医疗帮中医从“黑”转“粉”,目前看不到可能。

想明白这点,张中医也释然了:“不懂中医的人可能一直黑中医,没关系,中医可能永远只能是一种小众的医疗手段,在医疗资源如此稀缺的现在,大家选择流水线一样的西医治疗,对提升全民的基本健康水平未尝不是好事。”

关于网站  |  普通版  |  触屏版  |  网页版
12/23 14:14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