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面对互联网医疗,切忌因噎废食
日期:2015-04-14 08:48  点击:338

互联网医疗能否突破诊治禁区一直备受各方关注。据中国之声报道,国家卫计委新闻发言人近日明确:互联网上涉及医学诊断治疗是不允许开展的,只能做健康方面的咨询。

在这个表态之前,互联网医疗已经发展得如火如荼,电商大佬马云去年掷十亿元力推阿里健康,意在布局“未来医院”,另外一些以春雨掌上医生、好大夫、丁香园等为代表的中小互联网医疗公司均已完成多轮融资。

互联网医疗之所以发展迅猛,原因主要在两点:一是有效地利用了医生的空闲时间和医疗机构的闲置资源,医生除了在医院执业,还能通过互联网服务更多的病人,病人也不用事无巨细地跑到医院排队,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医疗资源稀缺的社会难题;二是让医患关系变得更纯粹,在开放的互联网平台上,医生没有给病人乱开药的必要,“以药养医”在互联网医疗领域很难出现。

不过,互联网只是一个工具,医疗领域的一些社会难题不仅不会随着一个新工具的出现而消失,反而可能会因为互联网效应而放大,比如非法医疗机构和非法游医的监管难度会更大,再比如医疗纠纷问题。换句话讲,互联网医疗一方面解决了旧问题,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新问题,这是很多新生事物都会碰到的困境。

网上问诊毕竟不是网上购物,它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还不可估量,政府主管部门采取审慎的态度是可取的,但切不可因噎废食,全盘否定这一新生事物的存在价值。把互联网医疗放在更大的社会背景里看,医疗行业跟社会各行各业一样,都被席卷到一场前所未有的“互联网+”风潮里去了,任何逃避或者抵制的举动都是无效的。主管部门理应顺应时代潮流,在“提高管理水平”上下功夫,而不是在“方便管理”上打歪主意。

客观来讲,有关部门对互联网医疗也没有一禁了之,在部分政策上还留有余地,比如允许健康咨询;允许医疗机构之间的网络远程医疗;允许一些医疗机构利用信息化技术向患者提供医疗服务。

互联网医疗的放开首先面向正规医疗机构,这是比较稳妥的安排,但开放不能止步于此,接下来还应该允许有执业资格的医生个人提供更多专业服务,通过互联网手段在更大范围地实现医生“多点执业”,缓解社会医疗资源稀缺的难题。

当然,这个过程可能会给主管部门带来新的监管难题,但“提高管理水平”肯定比“一禁了之”要好。面对新生事物,职能部门应该时刻保持谦卑、宽容与学习的心态。


关于网站  |  普通版  |  触屏版  |  网页版
12/23 10:57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