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浪潮一时间几乎席卷了民生的每个部分,互联医药这一关乎民生根本的行业更是备受关注。“允许处方药在网上销售”这一政策落地的预期更是为医药电商的发展推波助澜。在此背景下,医药电商有望成为一片蓝海,市场份额有望更加扩大。电商巨头阿里去年投入10亿元助力阿里健康,意在布局“未来医院”,同时一些以春雨掌上医生、好大夫等为代表的中小互联网医疗公司均已完成多轮融资。
就在各界期待互联医疗如何打破现阶段“以药养医”的传统模式,而真正突破诊治禁区之时,阻力出现。日前,国家卫计委新闻发言人则明确指出:互联网上涉及医学诊断治疗是不允许开展的,只能做健康方面的咨询。规定出台后,或许正是为不断升温的移动医疗产业降了温,民众也对新兴的互联医疗更多了一分质疑与担忧。
不过官方的审慎态度也在情理之中,毕竟互联网只是一个工具,医疗领域所要面临的一些社会难题并不会因为新工具的出现而消失,甚至会因为互联网的特性而放大并且出现更多新问题,例如非法医疗机构和非法游医的监管难度会更大。因此尽管互联网医疗一方面解决了旧问题,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新问题。因此国家对移动医疗就像对很多新生事物一样,必须严格对待。
但互联时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革新是不可逆的趋势,因此对于互联医疗的简单禁止其实是违背互联时代潮流的。互联网医疗的最大亮点在于远程医疗,而远程医疗的优势首先体现在对于医疗资源的重新配置,可以打破现阶段优质医疗资源集中在三甲医院的局面,解决看病难的问题;其次是互联网医疗让医生和患者精准双向筛选,患者根据疾病与专业擅长的医生匹配,减少重复检查、过度医疗。
因此在治理互联医疗时,政策层面的有效疏导或许比一味地说“不”来的更有价值。尽快完善关于互联网医疗的各项法律法规和行为规范,对互联网医疗进行相关管制的确有必要。去年,我国医师多点执业开始实际推进,这或许为解决远程诊疗最大的难题提供了便利。扶持远程诊疗的线上线下的通道能够顺利打开,利用互联网的“终端+云平台”模式还可以扩展为线上线下联动,线下组织开展一些必要的检查,如抽血验血等可以到当地社区医院进行。线上利用大数据保存病患的基本信息,有利于更为方便科学的进行检查治疗,大大的节约了医疗资源和成本。
当然,医疗作为一个关乎生命的特殊行业,其监管难度可想而知,政策的完善更是需要时间的历练,在这种大背景下,互联医疗行业自身的完善更是为发展铺路的重要准备。诊治是现阶段互联网医疗的最大短板,互联网医疗又何必拿自己的短板,拼人家的强项呢?因此,互联网医疗要想走得更远,必须绕开诊治这个坎。互联网医疗更应借助“互联网+”的翅膀,在病人信息管理上做文章。围绕健康管理衍生出移动医疗、可穿戴设备、定制保险等产品,为患者提供服务。发展互联网医疗,并不意味着将传统的医疗行业复制到网上,相互竞争。而是利用“互联网+”弥补传统医疗服务的缺陷,让医疗行业更好地为公众服务。因此尽管网络诊治的开放还是未知数,但互联网医疗会迎来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