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十年整个医疗行业收入高速增长,2003-2013年,政府办的医院年收入增速超过23%,住院率由2003年的不到4%,到现在的将近16%,全国离退休职工住院率50%,即每2个退休职工就有1个人在住院。人民群众收入急剧提高,带来医保急剧增加,政府对医院财政投入增加,加上消费转型是这十年见医疗费用快速增长的支撑点,医疗市场的飞速增长,带动医药市场的高速增长。
但是,现在,高速增长时代要结束了。
首先是经济增速下滑,其次医保即将穿底,没有医保支撑,医院市场怎么来增长?
以西部某地为例,未来要新增三甲医院六千多张病床,本来当地的住院率已经28%,再增加6千张病床,住院率做到40%,你能让我相信街上10个人中有4个人在住院吗?
我在东部另一沿海城市去调研,三甲医院市场份额这么大了,未来五年他们还想建3-5家大型医院。一方面有一个高等级的大医院,显得当地医疗有水平,大医院的投资还能拉动GDP,所以三甲医院要扩张,但另一方面财政又养不起医生,在降药占比、降药费。
大家都知道,现在政策是,医保将一定要挺住,因为医保一旦赤字,财政就会危机。地方财政现在已经没钱了,不但没钱,还欠着30多万亿的债,所以医保控费是硬任务。
现在医保在进行各种各样的付费改革,但是,最终能够起到作用的只有一点就是总额控制:即根据医保的额度来给医院支付费用,例如,今年医保只有30亿,区域内有多少家医院,就这么多钱,不能让患者自费负担增加,医院肯定想尽办法调低收入。
公立医院不但收入增速下滑,公立医院今年还面临一个很大的问题,今年现在开始交五险一金了。
现在公立医院原来不交无险一金,现在给医生交,交多少,40%的养老,9%的医疗,三个小险我不讲,光公积金就24%,公立医院人均成本占了它支出的30%多左右,再加上70%多的公立医院的院长,日子很难过。
(2011年3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其中规定,2015年要完成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到2020年,则要建立起功能明确、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在养老保险缴费方面,实施并轨改革后,要求事业单位人员所在单位缴纳20%的基本养老金和8%的职业年金,个人缴纳8%的基本养老金和4%的职业年金。
和其他一些事业单位不同,由于一些公立医院、高校等为职员缴纳的基本养老金和职业年金并不是来自财政,而是由单位“自筹”,加之近年来,政府切断了公立医院“以药补医”,对医疗卫生投资比例也大幅降低,因此实施养老保险并轨后,会给这部分公立医院、高校的带来较大的资金压力。注:本段内容来自经济观察报〈事业单位改制下半场 800万医生教师转轨最难〉一文)
药企未来怎么办?
医院的黄金时代结束了,药企的黄金时代也过去了,不以药养医,整个医药市场面临着很大的紧缩,现在很多医药企业想的是托管药房,我建议药企不妨野心大一点,干脆直接拿下医院,自己办医院。
据统计中国有200万医药代表,中国的医药代表肯定是最多的,英国的医药代表和医生比例是34:1,日本高峰的时候是4.3:1,咱们现在几乎是1:1,干嘛?随着市场紧缩,很多医药离开,留下1/10就够了,其他医药代表干嘛去?去互联网医疗,你们去民营医院、干诊所。互联网医疗、民营医院、诊所都需要和府部门、商务部门、和医保部门、卫生部门打交道,这200万医药代表都是办医院、办诊所,办互联网医疗难得的人才,你们有搞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搞政府关系的,有搞市场营销的,搞民营医院和这个逻辑是一样的。此外,民营医院最缺的是医生,别人劝医生多点执业难度很大,但是药代劝医生多点执业,医生会认真考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