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周来,浙江仙居县第二人民医院(横溪卫生院)的LED屏上,一直显示一则通告,指医院被县农保中心和县财政局扣款达1500多万,医药公司不愿继续赊账供药,医院难以为继。仙居县一位副县长表示,此表述不实,该医院近三年均次住院费用超过了控费标准,造成经营资金减少1135万元,并非被县农保中心和县财政局扣款所致。(12月14日《钱江晚报》)
对医院人均住院费用进行总量控制,是减少过度医疗、降低不合理支出的有力手段。然而,仙居县这家医院发公告“哭穷”,说明这种控费措施,在当地不仅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影响到了医院的生存与发展。一个根本的原因是,政府对医院进行控费时,没有同时给予相应的服务。可以说,政府下蛮力控费,则医院很容易因此而“断炊”。
连卫生局领导都认为人均2500元的住院控费标准过低,说明当初制订这个标准太轻率,没有经过严谨的论证,也可能没有征求医院的意见,导致医院收治的住院病人越多,则亏损面越大。要想把标准定得适中,必须经过认真调查和论证,假如这项服务做得不好,则控费政策就容易失去合理性,从而偏离方向。
对于一家乡镇卫生院而言,1135万元是一个庞大的债务,是由无数个住院病人日积月累的“超支”累加而成,历时应该不短,政府有足够的时间提供相应服务,比如费用为何总是超出标准?是标准太低,还是医院控费做得不好?相关部门早该对此进行调研,并采取改进和干预措施,在缩短平均住院天数等方面,向医院提出建议、进行指导。
过度医疗、医疗费增长过快等问题必须得到控制,但这项艰巨的任务,决不是一项举措出台就万事大吉。从这家医院的“哭穷”声中,当地政府最应该检讨的,是控费服务方面存在的短板,须知,让服务和管理同时推进,政策执行才能兼具力度与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