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我省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不足、资源配置不均衡、服务能力不足等现状,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制定出台 《安徽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6-2020年)》,提出推进分类发展、优化区域医疗中心布局、健全区域公共卫生应急基地,继续强基层、扩优质、补短板,实现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双轮驱动”,加快构建分工明确、密切协作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根据《规划》,我省将根据不同区域医疗卫生资源现状、承载能力及发展潜力,统筹经济、人口等因素,将全省16个设区市划分为医疗卫生创新、发展、成长类城市,实行分类发展。
未来5年,全省将根据区域地理位置和全省经济社会区域发展现状,划分为皖中、皖南、皖北3个区域中心,2个区域医疗次中心和8个区域医疗基地,支持建设多层次的综合性医疗中心和区域专科性医疗中心,同时大力加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打造优势医疗服务圈,完善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解决边远地区群众就医问题。
《规划》对合理配置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提出具体要求。其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占当地总床位比例不得低于20%,社会办医院床位不得低于25%;市域内的县办医院床位占公立医院床位比例不得低于65%;公立医院床位数占当地总床位比例不超过55%。对超出规模标准的公立医院将逐步压缩床位,调整床位功能结构逐步向医养结合、康复、教研、住院医师规范培训等转变,或将部分病区社会化整体转型,同时鼓励资源向基层、农村延伸。
按照规划,到2020年,全省每千人床位将由现在的4.35张增加到6张,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2.32人,实现全员人口信息、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三大数据库基本覆盖全省人口。同时,逐步建立跨行业健康大数据共享交换体系,实现“记录一生、服务一生、管理一生”的全人口、全生命周期的精细化人口健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