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卫生计生事业改革力度大、发展速度快、群众受益多的5年,为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健康基础。国家卫生计生委2016年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集中力量编制实施好健康中国建设2030纲要、“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全面深化公立医院改革;重点保大病保险,切实减轻群众大病负担,稳定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及门诊费用、慢性病和特殊病种报销水平,加快实施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加快推进分级诊疗,以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为切入点,逐步扩大分级诊疗试点病种。不断健全药品供应保障机制,研究制定完善基本药物制度的政策措施。大力发展健康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推动发展护理、康复、临终关怀等延伸性服务。积极实施“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
稳妥扎实有序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指导各地科学制订实施方案,及时修订地方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等相关法规。实行生育登记服务制度。加强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和儿童医院(专科)建设,提高产科、儿科服务能力,加强爱婴医院监管。扩大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覆盖面,实施孕产期全程服务。
提高精准化扶贫水平,建立农村贫困人口健康卡,开展签约服务,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行倾斜政策。落实对口帮扶机制,实施全国三级医院对贫困县县级医院稳定持续的组团式帮扶。
继续实施国家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扩大结核病综合防治、精神卫生综合管理试点,增加艾滋病、结核病、重性精神病治疗等特殊药物免费供给。全面启动健康城市建设。加强食品安全标准建设和风险监测。启动陆海空立体化紧急医学救援网络建设。
推进医学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继续实施两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启动实施精准医学、出生缺陷干预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加大全科医生培养力度。进一步改革完善基层卫生人才职称评审工作。筹办好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
链接
卫生计生工作2015年答卷
深化医改取得突破性进展和明显成效。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在100个试点城市全面推开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全面实施新一轮药品招标采购的目标顺利实现。24个省份出台分级诊疗文件,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全部启动分级诊疗工作,开展基层首诊责任制试点的县(市、区)超过50%。基本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政策范围内门诊和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分别达到50%和75%左右。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累计招收12万人,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启动。多途径培养全科医生17.3万人,1000多名特岗试点全科医生全部到岗。卫生科技体制改革取得进展,“新药创制”和“传染病防治”两个重大专项取得一批新成果。民营医院占医院总数的比重超过51%,门诊量占全国门诊总量的22%,多元办医格局初步形成。
全面两孩政策已于2016年1月1日落地。1100多万名计划怀孕夫妇获得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
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持续提升。实施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推广优质护理服务。实施遏制细菌耐药国家战略,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下降8个百分点。血站血液核酸检测实现全覆盖,有效防范了临床用血安全风险。1.3万余名三级医院医务人员派驻县医院工作,县域内就诊率进一步提高。派出国家医疗队到14个省份的老少边穷地区巡回医疗,大型义诊活动周累计服务群众1200万人次。
圆满完成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国内防控和援非抗疫两条战线任务,实现“零输入、零感染”。登革热、手足口病等重点传染病疫情显著下降。完成第三批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实施肿瘤登记管理办法和癌症防治三年行动计划。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覆盖80%的县(区)。